序号 |
单位 |
成果名称 |
获奖级别 |
获奖时间 |
完成人 |
文号 |
1 |
|
纤维材料学科建设 |
陕西省一等奖 |
1989年 |
姚 穆 |
|
2 |
|
物理实验预约制 |
陕西省二等奖 |
1989年 |
皇甫练真,张捷民,马 峰 |
|
3 |
|
从严治学 因材施教.教书育人 |
陕西省三等奖 |
1989年 |
王清涛,荆大安,宋式敏 |
|
4 |
|
棉纺专业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
陕西省三等奖 |
1989年 |
王介生 |
|
5 |
|
从开放式教学实践中挖掘学生的智能 |
陕西省三等奖 |
1991年 |
王宏亮, 邢福锋 |
|
6 |
|
纺织工程专业的改革与建设 |
陕西省三等奖 |
1991年 |
左纪文,任欣贤,于新安 |
|
7 |
|
棉纺实验课建设与改革 |
陕西省三等奖 |
1991年 |
耿绍琪 |
|
8 |
|
纺织材料学实验课的改革与建设 |
陕西省三等奖 |
1991年 |
蒋素婵,裴豫明,张一心 |
|
9 |
|
《电工学》课程建设及总体优化的探讨与实践 |
陕西省三等奖 |
1993年 |
刘重轩,李水龙,董兰珍,牛文光 范西珍 |
|
10 |
|
强化过程管理,提高英语四级通过率 |
陕西省三等奖 |
1993年 |
梁晖,张锦凤,杨婕,张莹,周婉筠 |
|
11 |
|
机械原理课新实验的设备研制及教学实践 |
陕西省三等奖 |
1993年 |
盛启舜,付志清,高晓丁,周光新,陈永峰 |
|
12 |
|
开发全能型纺织工厂CAD系统,彻底改革并优化毕业设计 |
陕西省三等奖 |
1993年 |
马晓峰,万明 |
|
13 |
|
纺织材料学课程改革与建设 |
陕西省二等奖 |
1995年 |
蒋素婵 等5人 |
|
14 |
|
环境化工专业本科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践 |
陕西省二等奖 |
1995年 |
陈洁瑢 等2人 |
|
15 |
|
《新型织机控制系统》课程的创立与建设 |
陕西省二等奖 |
1995年 |
孙同鑫 等2人 |
|
16 |
|
重在能力培养的两部四段教学法 |
陕西省二等奖 |
1995年 |
马 峰 等2人 |
|
17 |
|
《纺织静电》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
中国纺织总会(部级)二等奖 |
1996年 |
马 峰 翟林野 张捷民 |
|
18 |
|
锐意改革,全面提高环境化工专业本科生能力的实践 |
中国纺织总会(部级)二等奖 |
1996年 |
陈洁瑢 张树春李尊朝 王雪燕 |
|
19 |
|
《纺织材料学》课程改革与建设 |
中国纺织总会(部级)三等奖 |
1996年 |
蒋素婵,张一心,裴豫明,姚穆,张琳枚 |
|
20 |
|
《手工艺术》课程的建设与改革 |
中国纺织总会(部级)三等奖 |
1996年 |
武文,梁昭华,刘静伟 |
|
21 |
|
《新型织机控制系统》课程的创立与建设 |
中国纺织总会(部级)三等奖 |
1996年 |
孙同鑫,李鹏飞,范西珍 |
|
22 |
|
锐意改革,全面提高《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课程教学质量 |
陕西省二等奖 |
1999年 |
石美红,吴戴明,薛纪文,牟莉,张绪凤 |
|
23 |
|
工商管理专业“三位一体”渐进式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实践 |
陕西省二等奖 |
1999年 |
郭伟,张体勋,张彤,胡庆平,李 霞 |
|
24 |
|
面向21世纪纺织高校德育工作的探索 |
国家纺织局(部级)二等奖 |
2000年 |
王享海,郑卫东,王渭功,王兴家,熊继光等 |
|
25 |
|
纺织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
国家纺织局(部级)三等奖 |
2000年 |
翟荣祖,张志春,梁维国,李水龙,袁建国 |
|
26 |
|
面向21 世纪纺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行业管理和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国家纺织局(部级)三等奖 |
2000年 |
史义民,吴 铭,刘小红,万志琴 |
|
27 |
|
开展全方位教学监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
陕西省二等奖 |
2001年 |
王鹏飞 李水龙 王瑞钢 袁建国 |
|
28 |
|
立足实践,加速工业设计新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
陕西省二等奖 |
2001年 |
郭西鋆,孙 薇,张阿维,张敏言,关忻 |
|
29 |
|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陕西省二等奖 |
2001年 |
梁昭华,武文,陈琦昌,马云,李渭涛 |
|
30 |
|
面向21世纪服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广东省教育厅 (省级)一等奖 |
2001年 |
史义民,吴铭,万志琴,刘小红 |
|
31 |
|
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宏观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实施跨校选课、创建名牌专业、推行弹性学制、加强教学督导的四项改革 |
陕西省特等奖 |
2003年 |
郝瑜,李能贵,王建华,翟轰,王鹏飞 |
陕政办发[2003]109号 |
32 |
纺织与材料学院 |
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 |
陕西省一等奖 |
2003年 |
郝凤鸣,赵展谊,李水龙,万振江,袁建国 |
陕政办发[2003]109号 |
33 |
机电工程学院 |
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建设 |
陕西省二等奖 |
2003年 |
王俊勃 屈银虎 阚 佩詹爱嫦 郑武申 |
陕政办发[2003]109号 |
34 |
艺术工程学院 |
深化艺术设计本科专业教学改革,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3+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
陕西省一等奖 |
2005年 |
徐青青 丛红艳 马 冬 谢 迁 邵 璐 |
陕政办函[2005]67号 |
35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两课”教学实效性 |
陕西省二等奖 |
2005年 |
王婉玲,张敏,徐利兰,怀堂,杨明东 |
陕政办函[2005]67号 |
36 |
体育部 |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有效健康促进模式与实践的研究 |
陕西省二等奖 |
2005年 |
薛海红,张敏,李志翔,张原,龚鑫 |
陕政办函[2005]67号 |
37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改革 |
陕西省二等奖 |
2005年 |
高晓丁,沈瑜,胡巧娥,王筠,魏团峰 |
陕政办函[2005]67号 |
38 |
计算机科学学院 |
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的建设与改革 |
陕西省二等奖 |
2005年 |
薛纪文,石美红,王春玲,加云岗,牟 莉 |
陕政办函[2005]67号 |
39 |
纺织与材料学院 |
加强纺织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 |
陕西省一等奖 |
2007年 |
谢光银、沈兰萍、郭嫣、范立红、张一心 |
陕政办发[2007]158号 |
40 |
机电工程学院 |
工程图学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陕西省二等奖 |
2007年 |
陈翔鹤、曲双为、周宗团、姚慧君、曹敏 |
陕政办发[2007]158号 |
41 |
体育部 |
构建学校绿色体育 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模式的研究 |
陕西省二等奖 |
2007年 |
钱张师、孙奇敏、李志翔、李华、张小军 |
陕政办发[2007]158号 |
42 |
理学院 |
基于物理理论与实验教学互通管理的改革与实践 |
陕西省二等奖 |
2009年 |
张英堂、刘汉臣、翟学军、伍刚、邢福锋 |
陕政办发[2009]141号 |
43 |
教务处 |
精品课程管理体系的构建 |
陕西省二等奖 |
2009年 |
赵展谊、厉谦、王俊勃、邵景峰、王瑞钢 |
陕政办发[2009]141号 |
44 |
计算机科学学院 |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核心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 |
陕西省二等奖 |
2009年 |
石美红、胡西民、加云岗、牟莉、张晓滨 |
陕政办发[2009]141号 |
45 |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
科学与艺术双引擎驱动下臻美教学模式的建构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09年 |
刘静伟、王坚、陈琦昌、龚鑫、肖红 |
中纺协函[2009]142号 |
46 |
电子信息学院 |
纺织电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09年 |
李鹏飞、温宗周、金大海、房晔、景军锋 |
中纺协函[2009]142号 |
47 |
艺术工程学院 |
艺术类专业“项目引入式”课程体系创新实践研究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2009年 |
徐青青、邵璐、段炼孺、丛红艳、马 冬 |
中纺协函[2009]142号 |
48 |
纺织与材料学院 |
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和建设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09年 |
郭嫣、沈兰萍、王雅慧、王绍斌、钱现 |
中纺协函[2009]142号 |
49 |
纺织与材料学院 |
纺织工程专业CAD技术课程建设与完善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09年 |
祝双武、高婵娟、王进美、韩玲、韩惠民 |
中纺协函[2009]142号 |
50 |
计算机科学学院 |
纺织类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2011年 |
石美红、高晓娟、毋涛、薛纪文、付蓉 |
中纺协[2011]73号 |
51 |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服装流行与设计》课程优化与创新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11年 |
冯伟一、张星、袁燕、周芸、袁斐 |
中纺协[2011]73号 |
52 |
教务处 |
多校区条件下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11年 |
高建会、赵宏、雷长林、魏团锋、古仁海 |
中纺协[2011]73号 |
53 |
电子信息学院 |
面向纺织行业自动化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1年 |
李鹏飞、景军锋、温宗周、楚建安、武桐 |
中纺协[2011]73号 |
54 |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生产经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1年 |
顾朝晖、刘静伟、梁建芳、荣晓曼 |
中纺协[2011]73号 |
55 |
机电工程学院 |
虚拟网络环境机械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1年 |
贺辛亥、王俊勃、付翀、徐洁、苏晓磊、詹爱嫦、屈银虎 |
中纺协[2011]73号 |
56 |
电子信息学院 |
面向市场需求的单片机课程体系建设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1年 |
温宗周、孟建华、宋玉琴、钱慧芳、武桐 |
中纺协[2011]73号 |
57 |
教务处 |
坚持“艺工结合”的办学特色 培养应用型卓越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1年 |
赵展谊、魏忠义、高建会、厉谦、王瑞钢 |
中纺协[2011]73号 |
58 |
教务处 |
艺工结合教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 |
陕西省一等奖 |
2012年 |
高 勇、王俊勃、赵展谊、厉谦、高建会 |
陕政办发〔2012〕3号 |
59 |
教务处 |
学生社团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探索与实践 |
陕西省二等奖 |
2012年 |
樊增禄、王俊勃、魏 哲、王 志、龚雪松 |
陕政办发〔2012〕3号 |
60 |
电子信息学院 |
纺织电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
陕西省二等奖 |
2012年 |
李鹏飞、沈兰萍、景军锋、温宗周、楚建安 |
陕政办发〔2012〕3号 |
61 |
应用技术学院 |
"艺工结合"培养高职服装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2年 |
赵展谊、张娟、宋芝军、刘玉森、厉谦 |
中纺联[2012]93号 |
62 |
校办 |
基于特色学科群对接产业集群协同平台的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 |
陕西省特等奖 |
2013年 |
刘江南、高勇、樊增禄、王俊勃、贺辛亥、厉谦、胡新煜、高建会、刘静伟、郭嫣 |
陕政办发〔2013〕15号 |
63 |
机电工程学院 |
从学科竞赛起航 提升制图课本科教学质量的探索 |
陕西省二等奖 |
2013年 |
曹敏、周宗团、张新伟、苏红、姚慧君 |
陕政办发〔2013〕15号 |
64 |
思政部 |
主体性教育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探索 |
陕西省二等奖 |
2013年 |
王婉玲、曹敏、王志刚、杨明东、张涛 |
陕政办发〔2013〕15号 |
65 |
教务处 |
以计算机辅助技术认证为平台提高大学生工程设计实践创新能力的探索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13年 |
高建会、王贯超、赵宁、金京、曹亚斌 |
中纺联[2013]70号 |
66 |
计算机学院 |
以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为载体培养学生软件设计能力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13年 |
高晓娟、石美红、付蓉、张旭风、陈金广 |
中纺联[2013]70号 |
67 |
计算机学院 |
纺织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四个支撑点”实践教学培养模式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3年 |
朱欣娟、石美红、李莉、张晓滨、薛纪文 |
中纺联[2013]70号 |
68 |
机电学院 |
新理念、多层面、高起点推动传统基础课《工程制图》的改革与创新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3年 |
曹敏、周宗团、姚慧君、高西林、曲双为 |
中纺联[2013]70号 |
69 |
机电学院 |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械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3年 |
金京、罗声、胥光申、李晶、汪成龙 |
中纺联[2013]70号 |
70 |
机电学院 |
机械系列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3年 |
高晓丁、周宗团、金京、王俊勃、胥光申 |
中纺联[2013]70号 |
71 |
机电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3年 |
王俊勃、贺辛亥、付翀、徐洁、苏晓磊 |
中纺联[2013]70号 |
72 |
电子信息学院 |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建设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3年 |
郭亚青、黄新波、景军锋、温宗周、刘曙光 |
中纺联[2013]70号 |
73 |
理学院 |
工科数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3年 |
薛红、王晓东、孙法国、容跃堂、成涛 |
中纺联[2013]70号 |
74 |
思政部 |
基于互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3年 |
王婉玲、王志刚、杨明东、张涛、曹敏 |
中纺联[2013]70号 |
75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以应用能力培养和就业为导向的纺织类高校英语专业《经贸英语》课程建设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3年 |
秦伟、秦峻、薛丽贤 |
中纺联[2013]70号 |
76 |
教务处 |
工程应用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2015年 |
王俊勃、赵小峰、刘晓喆、刘静、蔡信彬、张卫东、周丹、景凡、侯锦丽、李红艳 |
中纺联[2015]77号 |
77 |
纺织与材料学院 |
校企协同创新机制下纺织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15年 |
郭嫣、王俊勃、谢光银、沈兰萍、张一心、任永花、刘静 |
中纺联[2015]77号 |
78 |
电子信息学院 |
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5年 |
黄新波、邵文权、刘毅力、郭昆丽、赵隆 |
中纺联[2015]77号 |
79 |
计算机科学学院 |
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探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5年 |
高晓娟、牟莉、陈金广、加云岗、付蓉 |
中纺联[2015]77号 |
80 |
理学院 |
无损检测课程群建设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5年 |
王秋萍、张英堂、张晓军、杜亚利、原林 |
中纺联[2015]77号 |
81 |
思政部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大课堂、专题化、多样式教学模式探讨和研究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5年 |
曹敏、王志刚、王婉玲、杨明东、张涛、 闫佼丽 |
中纺联[2015]77号 |
82 |
机电工程学院 |
培养掌握先进成图技能创新实践人才平台的建设与探索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5年 |
曹敏、周宗团、高西林、曲双为、姚慧君、张新伟、左贺、毛竹群 |
中纺联[2015]77号 |
83 |
机电工程学院 |
面向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先进制造技术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5年 |
陈永当、商玉林、王贯超、金京、金守峰 |
中纺联[2015]77号 |
84 |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
基于教师胜任力的服装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实现路径的研究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5年 |
梁建芳、吕钊、刘驰、冀艳波、荣晓曼 |
中纺联[2015]77号 |
85 |
计算机科学学院 |
计算机类专业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5年 |
石美红、薛涛、高晓娟、朱欣娟、黄国兵、牟莉、李莉、薛纪文、张旭凤、谷林、梁颖、赵辉、宇恒星、王春兰 |
中纺联[2015]77号 |
86 |
教务处 |
工程应用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 |
陕西省一等奖 |
2015年 |
王俊勃、赵小峰、刘晓喆、刘静、蔡信彬、王雅慧、高飞 |
陕政办函[2015]313号 |
87 |
电子信息学院 |
构建基于“专题实验”的电气专业实践体系,培养学生自主研学和工程实践能力 |
陕西省二等奖 |
2015年 |
黄新波、邵文权、刘毅力、赵隆、张永宜 |
陕政办函[2015]313号 |
88 |
艺术工程学院 |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动画专业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陕西省二等奖 |
2015年 |
丛红艳、李德兵、雷 桐、张宝山、燕耀 |
陕政办函[2015]313号 |
89 |
机电工程学院 |
创新驱动下的多层面立体式工程图学教学模式的探索 |
陕西省二等奖 |
2015年 |
曹敏、姚慧君、曲双为、左贺、毛竹群 |
陕政办函[2015]313号 |
90 |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
以培养服装创意设计与工程实践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2017年 |
戴鸿、刘静伟、厉谦、冀艳波、刘冰冰、吕钊、田宝华、袁燕、刘驰 |
中纺联[2017]97号 |
91 |
理学院 |
基于“六元教学法”的《光伏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17年 |
严祥安、夏蔡娟、成鹏飞、张国青 |
中纺联[2017]97号 |
92 |
纺织与材料学院 |
第二课堂在纺织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研究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17年 |
沈兰萍、谢光银、郭嫣、刘小钊、郭西平 |
中纺联[2017]97号 |
93 |
机电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CDIO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7年 |
贺辛亥、王俊勃、徐洁、刘松涛、付翀 |
中纺联[2017]97号 |
94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有效转换研究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7年 |
曹敏、王志刚、张涛、杨明东、聂讯、刘虹、张奎 |
中纺联[2017]97号 |
95 |
计算机科学学院 |
基于因材施教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分层分类教学改革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7年 |
薛继文、马丽丽、牟莉、霍炜、吴涛、魏聪明、仇涵、马骕 |
中纺联[2017]97号 |
96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大学生口语能力测试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7年 |
丁珊珊、惠亚玲、杜梵蕊、邹妮 |
中纺联[2017]97号 |
97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7年 |
张敏、闫仕杰、周辉、姚婕、王艳景 |
中纺联[2017]97号 |
98 |
教务处 |
面向纺织行业转型升级,探索“一强化三层次五融合”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
陕西省特等奖 |
2017年 |
刘江南、黄新波、万明、王进富、赵小惠、刘静伟、郭嫣、刘静 |
陕政办函〔2018〕58号 |
99 |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
基于服装专业创意设计与工程实践能力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 |
陕西省二等奖 |
2017年 |
戴鸿、厉谦、刘静伟、冀艳波、刘冰冰 |
陕政办函〔2018〕58号 |
100 |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
基于协同创新理念的纺织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陕西省二等奖 |
2017年 |
郭嫣、孙润军、张一心、谢光银、沈兰萍 |
陕政办函〔2018〕58号 |
101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基于实效性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与实践 |
陕西省二等奖 |
2017年 |
曹敏、王志刚、张涛、闫佼丽、郭松 |
陕政办函〔2018〕58号 |
102 |
计算机学院 |
兴趣布点的地方高校公共基础物理“一顶、四层、两翼”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
陕西省二等奖 |
2017年 |
许世军、任小玲、崔佳庆、王晓颖、吕茂 |
陕政办函〔2018〕58号 |
103 |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
服装专业基础课程“一中心三融合”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2019年 |
邓咏梅,刘静伟,蒋晓文,薛媛,姜茸凡 |
中纺联[2019]58号 |
104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纺织服装行业国际化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2019年 |
胡伟华,万明,惠亚玲,袁燕,王晓静,秦伟,郑卉蓉,师奇,丁珊珊 |
中纺联[2019]58号 |
105 |
管理学院 |
以个性化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面向纺织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以信息管理专业为例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19年 |
邵景峰,王进富,畅朝霞,王渊,王纯子,雷霞,白晓波 |
中纺联[2019]58号 |
106 |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
基于成果导向的服装工业化生产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
2019年 |
蒋晓文,刘静伟,冀艳波,齐静,吴龙,于昕辰 |
中纺联[2019]58号 |
107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四融合”的纺织服装行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教学创新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9年 |
闫佼丽,王志刚,曹敏,张涛,郭松,刘敏,李武装,赵鹏 |
中纺联[2019]58号 |
108 |
机电工程学院 |
基于目标导向的机械创新设计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9年 |
沈瑜,胥光申,李晶,昝杰,汪成龙,贾妍,张改萍,罗声,金京 |
中纺联[2019]58号 |
109 |
理学院 |
工科数学系列课程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9年 |
贺兴时,马盈仓,冯进钤,范钦伟,杨海 |
中纺联[2019]58号 |
110 |
理学院 |
信息时代下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9年 |
容跃堂,张娟娟,马盈仓,范钦伟,孙娜 |
中纺联[2019]58号 |
111 |
材料工程学院 |
“能力导向、项目驱动”培养材料成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9年 |
贺辛亥,王俊勃,梁军浩,徐洁,刘毅,刘松涛,王彦龙,付翀,苏晓磊 |
中纺联[2019]58号 |
112 |
管理学院 |
“三三四”工商管理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9年 |
张克英,刘瑞霞,郭晶,李霞,吕英娜,凌旭,许益锋,田谧,刘蓉 |
中纺联[2019]58号 |
113 |
计算机科学学院 |
基于赛教融合的计算机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9年 |
高晓娟,朱欣娟,牟莉,加云岗,李莉,王崑凌 |
中纺联[2019]58号 |
114 |
机电工程学院 |
面向纺织装备的机械类本科生工程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9年 |
金守峰,肖渊,陈永当,冯涛,商玉林 |
中纺联[2019]58号 |
115 |
电子信息学院 |
基于工程教育理念的行业特色高校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9年 |
王晓华,张蕾,李珣,景军锋,卢健,张缓缓,李鹏飞,刘秀平,王文杰 |
中纺联[2019]58号 |
116 |
计算机科学学院 |
深度融合教育技术的本科课堂创新与重构及教学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9年 |
白新国,朱欣娟,李莉,王爱丽 |
中纺联[2019]58号 |
117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9年 |
江晋,胡伟华,惠亚玲,陈西亚,赵旭 |
中纺联[2019]58号 |
118 |
管理学院 |
以纺织行业需求为导向的经管类专业“3+3”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9年 |
王保忠,李艳,王进富,张正林,邵鹏,王姝頔,刘蓉,张余丹 |
中纺联[2019]58号 |
119 |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
基于外专引智计划拓展服装专业教学国际化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9年 |
袁燕,詹妮弗•威迪 |
中纺联[2019]58号 |
120 |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
适应新经济的非织造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9年 |
本德萍,郭晓玲,韩玲,张星,窦皓,李青山,张得昆 |
中纺联[2019]58号 |
121 |
新媒体艺术学院 |
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9年 |
李德兵,马冬,丛红艳,马一婷,张宝山,雷桐,姒晓霞,肖爱云 |
中纺联[2019]58号 |
122 |
电子信息学院 |
基于CDIO理念的纺织电子类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9年 |
李云红,王延年,廉继红,朱磊,潘杨 |
中纺联[2019]58号 |
123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纺织高校大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9年 |
张敏,杨云华,姚婕,连灵,王晓先 |
中纺联[2019]58号 |
124 |
新媒体艺术学院 |
“传承与创新,特色与引领”——动画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研究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9年 |
雷桐,燕耀,连璐,李德兵,张宝山,赵益,Bastiaan van Huizen,Yang Bajor,翁璐,张玮 |
中纺联[2019]58号 |
125 |
管理学院 |
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纺织类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9年 |
刘瑞霞,郭晶,王渊,宋玉,许益锋,陈立军,张余丹 |
中纺联[2019]58号 |
126 |
工程训练中心 |
构建多元立体机器人技术双创生态圈,培养工程创新人才 |
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
2019年 |
支双双,王崇楼,张勇,师卓,刘宇程,金大海 |
中纺联[2019]5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