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赛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创新创业 · 互联网+大赛 · 正文

关于举办西安工程大学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30点击:

各学院(部)及相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参赛学生代表的回信精神,“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为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同时选拔优秀团队参加2025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学校定于2025年5月举办大赛校内选拔赛(以下简称“校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大赛主要任务

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着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效,强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项目式”教学改革,引领各类学校人才培养范式深刻变革,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和质量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激励广大青年弘扬科学精神,积极投身科技创新,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着力提升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度,推动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形成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三、大赛总体安排

本届大赛包含1项主体赛事及1项专项活动,主体赛事包括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产业命题赛道,专项活动即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各赛道、组别对参赛申报人的身份及项目团队成员的股权结构等分别有不同的要求,详情参考《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附件1),各学院应按要求,严格审核参赛对象资格。

1)高教主赛道:根据参赛项目所处的创业阶段、已获投资情况和项目特点,分为本科生创意组、本科生创业组、研究生创意组、研究生创业组。

2)“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须为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

3)产业命题赛道:该赛道以企业命题、高校答题的方式进行,允许教师作为参赛成员组队参赛。

四、赛程安排

校赛采用学院选拔推荐、校级复赛、校级决赛三级赛制,校赛具体流程和时间根据上级组委会通知如有调整,请以学校发出的大赛补充通知为准。

(一)大赛报名(即日起-5月12日)

1.提交学院报名资料

参赛项目请将参赛材料发送至各学院联系人,学院对报名项目进行资格审查,确保项目参赛资料完整、真实,对作品进行评审、筛选,汇总排序后于5月12日17:00前将各项目材料按项目推荐序号命名,打包提交至学校。

2.系统报名

为保障项目评审工作顺利开展,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参赛项目须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s://cy.ncss.cn))报名,未完成系统申报的项目,不计入报名数量、不予进行校赛评审。国际参赛项目通过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官网(网址:www.pilcchina.org)进行报名,具体安排另行通知。产业命题赛道需要命题企业于大赛通知指定时间进入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网址:https://cy.ncss.cn)进行命题申报。随后大赛组委会发布入选命题,参赛团队揭榜,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二)校赛评审

1.复赛:材料评审(5月中旬)

竞赛专家组根据各项目提交的项目材料进行评比打分,遴选参加校级决赛的候选团队。

2.决赛:项目路演(5月下旬)

参赛队伍通过现场答辩进行项目展示并接受评委问询。项目展示内容主要包括行业痛点、解决方案、核心技术、产品/服务介绍、市场分析、商业模式、团队介绍等。要求语言表达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可进行产品实物演示。具体比赛时间另行通知。

(三)推荐省赛

校赛结束后,学校将根据省赛不同赛道的要求选拔优秀团队参加集中培训,并按照学校推荐项目配额择优遴选项目推荐参加省赛、国赛。

五、奖项设置

1.学校依据报名情况及项目质量设金奖、银奖、铜奖若干,同时设学院先进集体奖、优秀组织奖。

2.学校将相关激励办法对获奖团队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奖励。同时,对获奖学生团队在综合素质测评、评优评奖、推免加分及创新学分认定等方面有一系列的奖励政策;对指导教师在岗位聘任、职称晋升、等方面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对学院在年度业绩考核、经费划拨等方面有相应激励措施。

六、相关工作要求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现已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中的考核指标,同时也是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重要二级指标。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配合、主动作为,切实形成全校“一盘棋”的工作格局,以期最大程度调动广大师生的参与热情,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推动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迈向更高质量的新台阶。

1.积极组织,认真落实。各学院应组建由院领导牵头的大赛专项工作组,并指定至少1名专职工作人员作为学院大赛的骨干,负责大赛的组织工作,做好参赛项目动员和重点项目挖掘推荐;组建学院专家团队,评审学院初赛项目并指导打磨项目提升。各学院要积极做好赛事宣传动员,做好项目培育、选拔、推荐工作,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与竞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请填写《学院联系人信息表》(附件4)于 2025年5月9 日(星期五)前以电子版形式发送至 xpujwcsjk@163.com。

2.高度重视,全面覆盖。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本次大学生创新大赛,广泛宣传发动,严格规范、精心组织,动员尽可能多的学生、校友报名参赛。为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本届校赛为各单位设置了最低参赛项目数量标准。本科生、研究生参赛数量,分别不低于在册本科生、研究生人数的25‰,其中“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项目不低于2‰。2025年本科生、研究生参赛项目分配指标数量表详见附件5。

3.加强挖掘,注重培育。各学院要在我校“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与大赛关联性较强的双创赛事和人才培养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和培育有潜力的创新创业项目,要充分调动学科带头人、专家教授等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把提高研究生和教师、优秀校友参与度作为拓宽项目来源、提升项目层次的重要抓手,切实把好项目的质量关。

4.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要以此次比赛为契机,积极推进我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不断提高我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学校将通报各学院参赛项目报名情况和组织实施情况,并将各学院参赛情况、校赛获奖数、省赛以上获奖情况作为核心指标纳入学院年度绩效目标考核体系。

七、其他

1.各参赛团队需提交材料:项目展示PPT放在项目计划书(计划书模板见附件2)正文内容前合成一个PDF文件、《推荐汇总表》(附件3),对应材料命名为:“学院(中心)简称-高教(或红旅)赛道-负责人姓名-项目材料(或汇总表)”,所有材料放到一个文件夹内,命名为:“学院(中心)简称-高教(或红旅)赛道-负责人姓名”,按照各单位通知时间提交。

2.各单位需评审并确定推荐顺序后,将整理汇总后的《推荐汇总表》excel版和盖章后扫描pdf版于5月12日17:00前发送至xpujwcsjk@163.com,纸质版一式一份加盖学院公章送至教务处实践科22-8楼342办公室。

3.各单位按照推荐汇总表的项目序号整理各项目电子版材料,将各项目文件夹命名为“项目序号”,并将整理好的文件夹打包放入一个文件夹,命名为:“*学院(中心)-2025国创赛校赛推荐材料”于5月12日17:00前发送至xpujwcsjk@163.com。

3.本次大赛由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处)、校团委主办,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

4.校赛官方QQ群号:1022827605,各学院联系人需实名(*学院联系人+姓名+手机号)加入QQ群。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赵老师、曹老师     029-81369498

教务处             刘老师、乔老师     029-81369189

附件:

1.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的通知

2.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项目计划书(参考模板)

3.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校赛推荐汇总表

4.学院联系人信息表

5.2025年各学院本科生、研究生参赛项目分配指标数量表


                                 西安工程大学

                                2025年4月30日



  • 附件【附件.zip】已下载